【天天聚看点】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杨芷薇:跳出课本走入情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刘佳兆 余艺

一辆运输酸碱盐的卡车侧翻了,药品洒落在路上,你会怎么处理?黑龙江的工作人员乘着氢气球打松塔,突然氢气球失控带着他飞走,有什么办法能让工作人员平安降落?

这些都是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九年级化学教师杨芷薇备课教案上的内容。武汉市2022年教师“双减”劳动竞赛中,今年25岁的杨芷薇获得一等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0年9月,杨芷薇来到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担任九年级化学教师,2021年7月,国家发布“双减”政策。初入职场的杨芷薇迅速学习相关政策,研究新课标,并在教学中反复探索实践。

“‘双减’的目的是减轻负担,减轻负担的同时,肯定要提高质量,对于老师来说,需要提前做很多准备。”杨芷薇介绍说,“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科学,在教学中,我把主要心思用于寻找情境,在具体情境中融入我要教的知识和内容。”

备课和作业设计被杨芷薇认为是推进“双减”的两大法宝。两年多以来,她积极参加洪山区或者学校组织的专家研讨会、专题学习会,从会上获取的信息带给她源源不断的灵感。

课堂上,杨芷薇搜集大量资料设置情境。如讲水电解时,她串联讲授了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卡文迪许、拉瓦锡等发现水的组成的全过程;春节期间,不少学生对烟花有浓厚兴趣,开学后,她专门讲述了“烟花里的化学知识”。

课堂下,她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既能减量,又能巩固知识。每次布置作业,杨芷薇会在学生的三个作业本上挑选集中反映知识点的3-4道题,学生基本可在20分钟以内完成。

杨芷薇布置的作业充满趣味性,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的期待。“她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结合,又将作业与我们的兴趣结合。”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九(1)班学生王珊说,杨芷薇曾教导学生做奶茶,利用土豆和双氧水制取氧气,也经常布置虚拟实验作业,发一个二维码,让学生在移动设备上做实验。

她还会布置一些手抄报或者思维导图的作业。“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单元的知识的关联性和紧密性更加清楚。”通过一个量表,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或者让学生自评、互评。“评价的能力,会帮助学生反思,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一种性格和能力。”

目前,杨芷薇正在执教的九年级三个班级,学生学习化学积极热情,学习效果显著,实现了名副其实的减负增质。“饮料里的化学、厨房里的化学……,接下来我还会继续构建更多生活化情境,激发孩子们对化学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

标签: 卓刀泉中学 工作人员 减轻负担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