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大局已定”,这些城市房价下跌是大趋势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大事,房地产的回暖是如何被终结掉的,3月份以及第一季度的房地产数据已经出来了。有一些城市根本就没有回暖,新房和二手房都处在下跌的状态。特别是二手房下跌的范围更大。 包括房地产的一级市场,也就是土拍市场,结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中指研究院,已经公布3月份以及第一季度的房地产数据。单独3月份来看,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2%,但是同比也就是和去年三月份相比依然是下跌的状态,下降了0.07%

以上就是3月份新房的数据,二手房就要拉跨一点。3月份百城二手房平均价格跌至15848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5%,同比下跌1.12%,很明显三月份的市场由于库存量和挂牌量比较大,成交量虽然也活跃,但是更多的是以价换量,通过降低房价进行抛售。


【资料图】

然后再看一下一季度的数据,一季度一线城市的数据还是比较不错的。 新房和二手房累计涨幅分别达到了0.1%和0.48%。由此可以看到一线城市的抗风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毕竟是全国市场,而二线城市的数据就没有那么理想了。

一季度二线城市新房累计上涨了0.01%。但二手房却下跌了0.21%。新房上涨,二手房却在下跌,并且跌幅要远大于新房的涨幅。这就证明很多二线城市的楼市热度不足。没办法完全托起市场,然后是三四线城市的数据就更不理想了。

一季度三四线城市新房,二手房全部处于下跌状态。新房和二手房的累计跌幅分别达到了0.13%和0.4%。很明显,三四线城市依旧处在量价齐跌的阶段

整体来看,一线城市以及部分热门二线城市的新房数据是在走高的,但二手房数据包括三四线城市不是特别乐观,楼市分化依旧存在,并且这种分化趋势越来越大。

然后是一季度的土拍数据也是处在下降阶段,1~3月份,百强房企拿地总金额为1930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15%,拿地规模的下降趋势是非常不乐观的,特别是近三年的拿地金额是处在断崖式的下跌。

2021年一季度百强房企的拿地金额还是5588亿元,2022年直接下降到2276.1亿元,直接处于腰斩,到了2023年还在下降,一季度百强房企的拿地金额已经不足2000亿。

房企不愿意拿地,这对于市场来说是非常不好的一个信号,这就代表了房企最起码短期内是悲观的。然而2023年的拿地情况也有一部分好转。

虽然土拍数据没有上来,但部分民营房企已经愿意参加土拍。只是咱们也不知道这些民营房企,是真愿意还是被动凑一个数,给市场传递一个积极的信号。不过像北京,南京,成都,杭州这些城市的土拍数据确实出现了很高的溢价率,这就证明土拍数据也是在分化的。

综合来看,3月份以及一季度的房产数据,楼市确实存在着部分回暖,但这种回暖更多的是结构性的,点状性的回暖,没办法连成线,织成面。主要原因还是底层基础出问题了,大家对于接盘当下楼市已经有自主看法。特别是经济环境不好,居民收入预期不足,更是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出现。大白话就是大家买不起房,感觉压力大,不划算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全球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